正如后台发生的消息提醒可以多种方式转换成新的前台界面一样,内容生成也常常悄然而至。谷歌旗下的社交网络Google+,可通过启用Latitude和图像上传等后台功能,并根据个人资料链接到外网,从而获取用户基础的信息和更新状态。

越来越多的移动设备对我们的健康状况、所在位置、消费记录以及个人习惯实现了跟踪感知,随后我们发现,除主动生成的内容(分享链接、发帖子等)外,还存在着被动生成的内容(自动生成的行为时间表、系统记录的点击流数据等)。这种转变为生产数据收集工具的公司,如移动设备制造商、支付公司等,带来了巨大的优势。

以下为UGC领域发生的三大变革:

仅这三项技术就足以构成被动数据的宝库,只要权限合适,即使这些数据是在后台发生的,也可为某人生成详细的时间表,甚至会被当作用户生成内容。

虽然这并没有改变当今UGC网站的格局,但却会逐渐使得目前简单的共享衡量指标变得复杂难懂,并引入更多的噪音。这个用户到底是很活跃呢,还是单纯忘了关闭某种被动内容生成机制?这种被动分享对公司更有益处吗?如果是的话,我们又能做些什么来鼓励或奖励被动分享行为呢?